上一主题:马连道六妙大师堂茶生
下一主题:首届大益嘉年华珍藏纪
中华文明,绚丽多彩,其中"怪"不仅是一种文化,而且是华夏经典文化。历史上"怪人"层出不穷。清代郑板桥就是一大"怪".
周末,我闲暇之旅,没有到扬州"理庵号"浏览世称"三绝"的板桥诗、书、画,倒是在战友、三农杂志副主编李国征的陪同下到"宏承号"找郭力老弟品素茶。
"宏承号"的主人郭力,在大河网称"非着名大河网友".结识他是在新闻战线,他的名气不小,我曾经在新闻行无法不知他的大名。我与他都是牧野新乡人,同是同盟山人的后裔,不可能不知他的一二,但真正领略他的"风采"是我战友国征撺掇下在索菲特国际饭店门前见的第一面。第一面给我的感觉是他很年青,不是年纪比相比较那种"年轻",而是他有一种旺盛活力、思想敏锐的"年青".刚接触,他火一般的热情不参杂俗套,了了数语,一股蓬勃向上的热浪袭来,如同一个大吸铁石让你毫无选择进入了他的磁场。当日他主办的大河网友官渡寺之旅很干练,在一些偶尔场合与我的言谈中,思维敏捷、谈吐不俗,逻辑性强,我断定他是一个"博览群书"的主。同时,我在他身上却闻了温馨的"怪味".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