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唐朝人的饮茶习惯
下一主题:解读广东地区的特色茶
贯:削竹为之,长二尺五寸。以贯茶焙之。
棚:一曰栈。以木构于焙上,编木两层,高一尺,以焙茶也。茶之半干,升下棚;全干,升上棚。
穿:江东、淮南剖竹为之;巴川峡山,纫谷皮为之。江东以一斤为上穿,半斤为中穿,四、五两为小穿。峡中以一百二十斤为上穿,八十斤为中穿,四五十斤为小穿。穿,旧作钗钏之"钏"字,或作贯"串".今则不然,如"磨、扇、弹、钻、缝"五字,文以平声书之,义以去声呼之,其字,以"穿"名之。
育:以木制之,以竹编之,以纸糊之。中有隔,上有覆,下有床,旁有门,掩一扇。中置一器,贮糖煨火,令火熅熅然。江南梅雨时,焚之以火。[原注:育者,以其藏养为名。]
陆羽茶经原文十章
三之造
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茶之笋者,竽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茶之芽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