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茶文化对古代文学家的
下一主题:紫砂壶配铁观音绝配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宋时中国茶叶发展重心南移,唐时茶叶生产还不曾发展的闽南一带,明显地活跃和发展了起来。
在中国第一部茶叶专着——唐朝陆羽的《茶经》中,对我国南方南部各地的产茶情况,只提到“思(今贵州省务川一带)、播(今贵州省遵义市、县和桐梓等县地)、费(今贵州省德江一带)、夷(今贵州省绥阳一带)、鄂(今湖北武汉市长江以南部分、黄石市和咸宁地区)、袁(今江西萍乡市和新余以西的袁水流域)、吉(今江西新干、泰和间的赣江流域及安福、永新等县地)、福(今福州尤溪口以东的闽江流域和洞宫山以东地区)、建(今福建南平市以上的闽江流域,沙溪中上游除外)、韶(今广东韶关市、曲江、乐昌、仁化、南雄、翁源等县地)、象(今广西象县一带)十一州。”陆羽对这些州茶叶质量的情况也不怎么清楚,仅称“往往得之,其味极佳”。至于这些州邻近或更南的其他州的情况,无论是《茶经》还是其他史籍,都没有或很少提到了。但是入宋以后,情况就明显两样了。如《太平寰宇记》(乐史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