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 他汁水来当酒。这里尤值得一提的是,孙皓、韦昭都是地地道道的下 江人。关于三国时吴下已普遍饮茶的情况,我们还可从《秦子》这段记 载来得到说明。其称“顾彦先曰,有味如?,饮而不醉;无味如茶, 饮而酲焉,醉人何用也?!” ② “?”指肉汤,“酲”指醉后神志 不清。茶也是“饮而不醉”的。我国史籍中常有“茶能醒酒”的记载 ,这里的“酲”,或许是醒之误。所谓《秦子》,是孙吴时秦菁撰写的作品;顾彦先是顾荣的字, 吴郡吴县人,仕吴为黄门侍郎,太子辅义都尉。吴亡,又仕晋,历任 尚书郎、太子中舍人等职。在晋惠帝时,因见皇族纷争,常常醉酒不 肯问事,上面所说的“醉人何用也”?!很可能就是指这时的心境。 这条史料,不但可以作为三国时江南饮茶的旁证,而且也有力说明, 西晋的短暂统一,特别是南方士族和商人到北方去为官与经商,对中 原地区的饮茶,也是一个很大的促进。但是,这不是说北方饮茶就是从晋开始的。事实上,我们从曹魏 张揖著作中有关茶字的介绍,如《埤仓》荼作?;《杂字》?,茗之 别名 ①;《广雅》荆巴间采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