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各国不同的饮茶习惯
下一主题:揭盖续水——广东茶俗
在“川黔锁钥”的桐梓县,有“太白李子东山茶”的颂扬。太白李子产于桐梓新站镇,它个大、色鲜,饮誉省内外,加工成李饯,还飘洋过海。而东山茶,也不示弱,传说它在明朝为贡茶,民间有诗吟诵它:“三月里来好风光,东山春茶满城乡,市人买得春常在,一年四季留芬芳。说到东山贡茶,还有一个小故事:东山茶入宫初期遭冷遇,其采制工艺较之其他贡茶差,在色泽形状上不悦目。是在一次皇帝品茶,宫人错拿成东山贡茶,才改变它的处境。初泡时,它在茶具中一升一降,跳起茶舞,有观赏性,捧杯香气扑鼻,饮时味韵隽永,皇帝老儿连称好茶。大娄山下的桐梓县,古时属思州管辖。唐朝陆羽在《茶经》里就有思州产茶密的记载。近代,科研人员还不断在桐梓境内发现成片的古茶树。清明后采摘的三道茶,泡出的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和鲜爽,飘溢出的是持久的清香。要是用清明前后采摘的毛尖茶,味道更好。东山茶果然名不虚传。形成茶叶香气的成分很复杂,制约的因素也多方面,茶树生长的环境,却是一个重要因素。旧时的桐梓县志就明确记载:“城外东山是火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