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吴江人的饮茶习俗与熏
下一主题:佤族苦茶
畲族历史悠久,至今还保留着本民族的语言及浓郁民族特色的服饰、婚嫁、祭祀、节庆、茶饮等生活习俗,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5省60多县(市)的部分山区,以福建、浙江两省为最多。畲族人自称“山客”,古称“輋人”或“畬民”,通用汉语。畲族茶史溯源应在陆羽《茶经》问世以前。《茶经》问世于唐·建中元年(780年),而根据浙江景宁畲族调查记载:“唐·永泰二年丙午(766年),即有雷姓畲民从福建的福州罗源县十八都苏坑境南坑迁往浙江处州青田县一带山区,砍伐山林,开垦田园”,种植茶树,已有1200多年历史。景宁畲族自治县县志也记载:唐·咸通二年(861年),惠明和尚建寺山中,和畲民在寺周围辟地种茶……至今已有1100余年历史。闽东福安(坦洋工夫茶的产地)县志也载:这里在唐代就开始种茶,并有“比屋皆饮”之风。在1000多年前的福建长汀宣城畲族聚居点的上畲、中畲、下畲等村,就有“上畲上畲,无水煎茶”的民谚。可见在1000多年以前茶就与畲族人民结下不解之缘,形成畲山无处不种茶、畲民无时不喝茶的习俗。茶之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