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见性的雨露,这恰恰体现出了中国老庄“精神内守”、 “闲情逸致”的人生哲学思想。自古以来,中国佛教宗派哲学讲求的就是沙锅内应天理、下合人伦、心即真如、与万事万物用“和”来应对。“和”可以使人明伦理、倡教化、调身心,而“茶禅一味”的理念,正体现出了中国儒家学说中的“中庸和谐”思想。由此看来,哲人与茶自古有缘,由文化结缘,结下了不解之缘。对哲人来说,只要有清茶一杯,就是一种清尚,一种和敬,只要用“和”来应对处事,就能豁然顿悟,理论天下。着让我想起了中国古代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让现代的都市人憧憬,如果能在这般田园诗境里静心品茗,那真是一种清福啊……1986年以前,我就是一个地道的“吃论者”。学的专业是哲学,课堂里给学生讲的是哲学,生活中研究的还是哲学。1986年秋,一个梦让我从黑格尔转到了弗洛伊德。从此,便开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