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中国茶艺的发展历程
下一主题:白姑娘种水仙茶
益阳茶文化声名远播,切莫只认为时贤俊彦、学士文人独领风骚,真正形成丰腴文化土壤、优良人文环境者,为历朝历代益阳人民。千古茶亭作证:万千民俗事象才孕育出益阳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茶亭是一种上面有顶,四周敞开的建筑物,流行于全国各地。《园冶·亭》:亭者,停也,所以停憩游行也。多为竹、木、石等材料建成。底平面一般有正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和扇形等。亭顶与之对应,一般为翘檐式。常建在路旁或大道上,供行人饮茶解渴,观赏休息、谈经说道。益阳茶亭起源甚早,自汉代始,便有兴建。宋时流行、清代为盛。清同治十二年七修《益阳县志》载:乡间大道多有茶亭,数以百计。后安化一带,茶业兴旺,茶亭更多。茶亭的兴建,一般都是当地大户人家或为官者捐资,少数是乡民投资投力共建。建亭风俗很有讲究,相亭是必不可少的,即建亭前择卜亭地和四角定位。其标准:后有竹倚、前有所凭,左右完固,地势平夷,四水来潮,亭基滋润。一般恭请精通阴阳堪舆的老师傅或风水先生亲自察看,下罗盘、定方位、看山家定四脚。亭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