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亭·茶歌·茶风——益阳茶文化民俗
发布时间 2012-11-26 浏览 28186 次
谋而合。正宗的十番锣鼓乐器有九:鼓、笛、木鱼、板拨、钹、小铙、大铙、大锣、铛锣;人各执一色,惟木鱼、板以一人兼司二色,百姓特别喜爱,就如《桃花扇·选优》:“我们君臣同乐,打一回十番何如”。益阳十番锣鼓之热闹,有无名《竹枝词》为证:“山神庙里夜人繁,山神庙外月当关;老少饮茶烟点火,子弟场中较十番”。至康熙年间,益阳十番锣鼓不用小锣、金锣、铙钹、号筒,只用笛、管、箫、弦、云锣、汤锣、木鱼、檀板、大鼓十钟……番者更番之谓。后增星钹,器辄不止十种……若夹用锣、铙之属,则为粗细十番。表演者各有绝技。采茶灯由十番锣鼓演变而来,乐器减少,表演者增多。每逢春节期间,大人吹打乐器,由孩童饰采茶女,挚花篮,每队8或12人不等,又以两少年为队首,擎彩灯,缀以扶桑、茉莉诸花。采茶女载歌载舞,进退作止,皆视队首。至各衙门或巨室前表演,赏以银钱酒果。自正月初一至十五夕而止。其唱词分12个月,内容主要是表现采茶女一年中生产活动及生活情景。采茶戏的规模就更大了。《益阳县志·礼俗篇》载:“自元旦至元宵,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