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中国茶学导师陈国义茶
下一主题:万茗堂经典重回——陈
徐灿雄承认,做茶的过程中“有过迷失,找错方向了,而且心思也没太放在这边。”如今,压在仓库的数千件普洱茶逼着他思考。现在东莞卖茶多过卖米的,市场已经过度饱和。从品牌影响力来看,自己的“升值普洱”只是一个区域性的小品牌,无法与实力雄厚的十大品牌抗争。面向社会上的茶庄搞批发也不现实,“很多茶庄自己也做茶,月结、压货更让人吃不消。”徐灿雄觉得他迫切需要重新定位。
比起徐灿雄,有些茶商已经先行一步。在今年9月份举行的东莞第7届秋季茶博会上,致正、西盟佤山、岁月知味、云海之滇等十多个本土创新普洱茶品牌扎堆涌现,这些牌子或定位于高端人群,或特别强调古树名山的血统,或突出产品的性价比,幕后老板无一例外都是东莞茶商。他们走的路子大致相似,前些年代理过别人的产品,待摸清了毛茶采购、包装的门道后,再开发自有品牌,以追求更高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