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早期号级茶的真相:巧门内的真相(续)
发布时间 2012-12-05 浏览 24272 次

  (这篇文章花了我些心血,也许枯燥了些,但是保证营养!)

  35期《茶艺》中我写了一篇文章---『巧门内的真相』,内容探讨了早期号级茶的毛料来源到底为何?这个议题丢出来后马上在两岸三地众多茶友和普洱茶论坛中引起广大的回响...啧!应该说是得到广大茶友的指教...或者说批评。因为批评指教的声音不断,似乎有该深入说明和探讨的必要,所以我又写了这一篇『巧门内的真相-续』,以作补充。

  话说从头。在『巧门内的真相』一文我从各种号级茶的内飞内票中的文字叙述着手,试图从当年留存下来的只字片语解读当年各家号级茶庄实际的真实运作状况,结果得到以下六个结论:

  1.在号级茶时代就仿假风气兴盛,所以内飞内票就兼具『认明商标』的功能。

  2.并非所有知名茶号所使用的毛料都来自易武茶区,从统计结果看来,收料范围极广。

  3.各家内票上所写的春尖、雨前、细蕊、茗芽。跟现存的实际茶品比对有点不太搭轧(实际看来,号级茶使用的毛料大多是以中壮粗老叶为主体,而非春尖嫩芽),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