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中国设施园艺产业发展
下一主题:巴中:平昌县2012年茶
“大雪”已过,对农民来说,本是“猫冬”偷闲的季节。记者行走在中原农村,却发现他们很多都在“忙”。
12月9日,武陟县卓成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永红忙得不亦乐乎。他正领着社员们忙着收获地黄,为小麦补苗、灌溉。“今年风调雨顺,收成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合作社流转的7000亩土地,小麦亩产在1300斤左右,玉米在1400斤左右。扣除各项支出,收入100万元应该没问题。”正在指挥社员为麦田浇水的赵永红对记者说。
“俺把合作社叫做‘新组织’,俺的地承包给他们以后,就不用再操心了,一个月还有千把块钱的工资。”把自家6亩多耕地全部流转给了卓成农机合作社管理、自己又在合作社上班的“新型农民”刘和说。
刘和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流转协议,他每年每亩地可得到1000元流转款,国家的一切补贴也归他所有。
赵永红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刘和一家4口人种了6亩地,一亩地纯收入也就300元,一年收入才1800元,顶得上一个月打工的收入;如果交给合作社,我们一亩地一年纯收入500元,但7000亩地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