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海上丝绸之路对茶叶传播的影响
发布时间 2013-01-04 浏览 41301 次
再创高峰,甚至成为中国茶的代名词。1685年成立粤海关,首次将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划分开来分别征税。凡经营洋货入口和出口土货的均称为"洋行",由于行商须经政府批准,发给行贴,具有官商性质,当时称广州既有的十三家官商为十三行,茶叶是十三行与西方贸易的主要商品。

由于当时除领贴的官商外,还有未经批准的散商,遂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成立官商的组织"公行",垄断茶叶的出口经营,外商购入茶,只能委托公行代购,并在公行货栈中过秤、打包、加戳,并代缴关税才能出口,直至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南京条约签定之时,始将公行制废除,开放自由贸易及五口通商,广州失去了茶叶唯一出口港的地位,至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上海、福州的茶叶出口值已超越广州。

清政府因鸦片战争失利,1842年签定南京条约,开放五口(广州、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其后汉口、镇江于1858年,九江于1861年,杭州于1896年相继开放,欧美列强争夺营销茶叶之重利,华茶源源输出欧洲及美洲,1886年华茶外销量高达13.4万吨(268万担),创历史新高。十九世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