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吃茶”说法的起源
发布时间 2013-01-15 浏览 25386 次

唐朝将茶视为药,将其煮之,因而福州话将"喝茶"称为"吃茶".

如今,饮用茶的方式被称为"喝茶".然而,考究福州话却没有"喝茶"这一说,只有"吃茶"的说法。为何有如此转变,福州"吃茶"源于何种典故?

据福州市农业局茶叶专家郑江闽介绍,茶的起源有多种传说,这也造就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家对饮茶有着不同的称谓。而福州话中 "吃茶"的称法,应归因于唐代把茶作为药,将茶"煮"之的饮用方式。

相传,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是中国。据说,最早发现茶和利用茶的人是神农,他曾尝百草,中毒后用茶叶来解毒,因此将茶判断为一种药,所以大概在距今五千年前的母系社会时期,茶一直被作为药品服用。

而《诗经》中曾有记载:"堇荼如饴,皆苦莱也";唐·颜师古《匡谬正俗·苦菜篇》中说道:"神农本草经中,苦菜名茶草,治疗疾病,功效极多,陶弘景误当为茗,茗豆有此效乎。"

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曾有人认为茶起于上古,有人认为起于周,也有人认为起于秦汉、三国、南北朝、唐代等。但因唐代以前只有"荼

1  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