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吃茶”说法的起源
发布时间 2013-01-15 浏览 25389 次
"字的记载,直到陆羽将"荼"字减一笔而成就了如今流传的"茶"字,因此后人将茶起源定于唐代。

唐代,饮茶时,先将饼茶放在火上烤炙。然后,用茶碾将茶饼碾碎成为粉末,放到水中去煮。所谓"吃茶"是将茶与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熬成粥吃,在唐代已经非常流行。陆羽在《茶经》中就记载了这种吃法。

由此可见,古人认为茶为苦口良药。而在唐以前,茶均使用药用煎法,被称为"吃茶".又因自唐代以来,福州作为福建省,乃至中国的主要茶产区,其对茶的饮用方式沿袭了当代的饮茶时尚--"煮"之。因此,古时福州话中,饮用茶非"喝茶",而是"吃茶".

1  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