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三种变化,树立正确的普洱茶观
发布时间 2013-01-30 浏览 25881 次
机,只是为了更清楚表达这层含义:一个问题分假象和本质两种情况,假象和问题往往大相径庭。当然,这两种现象,并不能代表某些地区的茶友的口感取向,只能算是现象之一。假象会产生很多歧义,比如我们所说的“普洱”这两个字,往往大脑里的印象并不是一样的。由于信息不对等,于是出现了争论。

  为了考察群体口感取向,对偏差很大的现象都列入研究的范围。笔者综合各种各样的口感取向,试图进行剖析。

  一是“新茶派”和“陈茶派”

  据观察,目前主要流行两个“派别”,即“新茶派”和“陈茶派”:

  新茶派的观点:出厂之后,陈化之前是普洱。理由是茶经过严格的工序和质检,批准出厂,并且能品饮。比较有力的证据是,经人工渥堆发酵熟普。另一个是“豆香类”的生普,新茶,喝起来,的确甘甜爽口。

  陈茶派的观点:出厂后只能算半成品,陈化之后才是普洱。理由是茶在陈放期的后发酵,也是普洱的工序之一。茶必须经过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