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秘诀让宁德蕉城茶产业“梅开二度”
发布时间 2013-03-09 浏览 26862 次

图为天山绿茶茶艺表演。

图为蕉城新品种茶叶

图说:茶叶已成为蕉城区农业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

3月8日讯:“腊面”、“芽茶”、“天山银毫”、“天山绿茶”、“天山红”……一个个广为人知的天山茶名诉说着宁德蕉城植茶的久远历史。蕉城是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是中国近代东南“海上茶叶之路”三都澳港口的所在地。

  宁德市蕉城区产制名茶源远流长,天山茶源于商周时期,随道教的传入而发展,其品种、花色历经变革,唐产“腊面”贡茶,宋产团饼茶、明清制“芽茶”贡品,后制造“蒸青”和炒青条形茶,当代制烘青或炒青绿茶。据文献记载:“天山茶的发祥地支提山。宋、明所产的‘支提茶’已负盛名,清时名列闽东榜首”。

秘诀一:深度开发产业化

  历史上,蕉城曾以名贵的“芽茶”、“雀舌”、“岩茶”而蜚声中外,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鞠岭”天山绿茶系列产品80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名茶金奖,为世人所认可。

  近年来,“天山绿茶”成为蕉城绿茶公共

1  2  3  4  5  6  7  8  9  10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