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中日茶道对比
下一主题:乐在茶馆品茶联
在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的武夷山,六株大红袍看上去并无特别。人们也许并不知晓,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它们经历了惊心动魄的生死考验。1966年夏秋,“破四旧、立四新”席卷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程。武夷山老茶农吴煊海回忆,当时,他的父亲是鸡母林生产队的队长,公社通知说茶农也要“破四旧”。吴队长挖空心思想:郭沫若说过“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我们就谦虚一点,改“鸡母林”为“桂林”吧!就这样,鸡母林改名为桂林村,现在,桂林村已是武夷山下的“中国武夷岩茶村”。随后,造反派集中火力,对生长于九龙窠的岩茶“大红袍”发起了进攻。吴队长因为将“鸡母林”村名破了四旧,得到了公社文革组长的表扬。这次公社文革组长又找到吴队长,严厉地说:“你们天心大队的‘大红袍’这个茶名‘四旧’味很浓,得破一破!”原来,公社文革组长认为“大红袍”茶名里,有帝王服饰的影子,而且传说故事又与封建科举时代的“中状元,加红袍”这一“四旧”有关,非破不可!几位红卫兵攀上岩崖,要把大红袍茶树砍掉。这个鲁莽举动让崇安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