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云南特色风俗之三道茶
下一主题:彝族的历史与饮茶习惯
在中国云南南部,一块孤悬于唐诗宋词的磅礴与纤丽之外,却又深得上苍眷顾与宠幸的土地上,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东边巍峨的哀牢、无量两大山脉阻挡了西伯利亚寒流的侵袭,同时又滞留住了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北回归线穿越而过,为这片土地赢得了充裕的日照;澜沧江、李仙江和怒江的部分水系从这里顺势而下,流经东南亚,注入太平洋和印度洋,使得千百条河流大小交汇,它们氤氲蒸腾着,包容了天地之灵气,孕育出物种丰富多元的丛林。茶树,便是在这片古老的普洱府辖地内得以起源。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3540万年前的景谷宽叶木兰化石及其境内广泛分布的中华木兰化石;镇沅千家寨2700年的“世界茶王”以及野生古茶树群落,一直默默地向世人展示着它们最先在原始林地里的伟岸身姿。直到这棵过渡型古茶树的发现,才将地球上的茶从野生到栽培之间这一重要环节衔接了起来。它从中国云南普洱府辖地内一个叫澜沧的老人丛林深处走来,风雨兼程,沧桑扑面,千辛万苦带来了古代澜沧先民濮人对茶树驯化、栽培的消息。而这片位于今天普洱县城20余公里外的困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