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抓周酒”。届时用盘盛象征工、农、商、学、兵等行业的用品,让婴儿去抓,以预卜其职业爱好。此外,还有祝寿、乔迁、祝贺子女考上大学、中专等喜宴。近年来新事新办蔚然成风。丧葬多因家庭经济情况和死者年岁大小而异。家底厚的,铺场(扎孝堂等)、闹丧、择期、相地、开吊、出葬,常延至四五天或七八天。入夜邻里戚友相聚,通宵吹吹打打,谓“闹丧”、“坐夜”。有的几人边敲锣鼓边即景对唱歌颂死者、慰勉遗属的韵语,叫“唱夜歌”。解放后,城镇和部分乡村办丧事有所改进,有的只以追悼会的形式表示哀悼。1985年,县人民政府发出布告,推行火葬,大部分国家工作人员照规定办事,部分城镇居民也在执行,但未能普及。近年,有的地方请道士礼生“做道场”、念经拜佛、烧纸钱、化冥屋的旧俗又在抬头。湘阴称掘墓穴叫做“开金井”,抬棺叫做“抬重”,抬重者叫做“八大金刚”(一般是8—16人),送葬的仪仗少则几十人,多达数百人。佳节 湘阴人重节日,爱热闹。传统节日以农历为主,至今仍沿俗进行的有春节、元宵、清明、立夏、端阳(端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