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民间炒茶手之间的壁垒
发布时间 2013-04-08 浏览 24910 次
存在着“壁垒”,这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炒制工艺的更上一层楼。

  “斗茶”高手:能评出茶叶的“出产日期”

  每到茶叶季节,洞庭东西山都会聚拢来许多茶叶界专家,从深圳隐居太湖东山陆巷的张放家老宅便俨然成了一处民间“斗茶”场所无锡的、昆明的、杭州的、台湾的……每年都会定期前来品茶“斗趣”。最让张放佩服的是,大师们不仅喝得出茶叶的“出产日期”还能品出炒茶手的性别。同样,一直在网上吆喝碧螺春的“东山农民宁”也在网上结识了不少专业人士,并在专业人士指点下,创新了祖传的一些炒制工艺,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碧螺春工艺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让这一传统工艺保持传统的同时,更上一层楼?王蕴燕告诉记者,事实上碧螺春在个性化发展中还有不少空间,将特有的碧螺春茶文化,加上一些个性元素,今后很可能就成为一种时尚。“如果我们在评比炒茶大师、炒茶能手的同时,也多开辟一些民间交流的渠道,培养一些民间"评茶师",那么民间斗茶就会形成一种可持续的传统。”王蕴燕表示,茶农除了会炒之外,还要会品,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