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印江利用“低产地”栽种茶树
发布时间 2009-06-13 浏览 23589 次
引导农民开荒种茶,科学规划了东南部新寨-缠溪-杨柳-洋溪打造梵净山生态茶产业带1.86万亩;西北部杉树-沙子坡-刀坝-木黄打造优质绿茶产业带1.14万亩,每年以近3万亩的速度发展茶园,在洋溪、缠溪、永义、新寨、沙子坡等乡镇建设了万亩茶园乡镇。目前,全县已有绿茶种面种13万亩,投产茶园5万多亩。

洋溪镇是改造低产地受益最早的乡镇,该镇桅杆村依靠退耕还茶项目,在2000多亩低产地上开垦茶园1980多亩,全村人均有茶面积2亩以上,仅卖茶青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全村每年产名优茶青3.5万斤以上,产大众茶青60万斤,总产值达200多万元。2005年村民刘锋把自家7亩低产地全部退耕还茶,2008年7亩茶园投产,名优茶青年采300斤以上,大众茶青采3000多斤,收入3万多元。今年春天,他又种了5亩茶苗。

如今,该县洋溪、朗溪、沙子坡等乡镇的石窝窝里,柑桔、油桃、苹果、梨等经果林枝繁果满;山堡堡上万亩茶园郁郁葱葱。据了解,该县每年经果林为果农创收4000万元以上,茶叶创收12000多万元。(原题为《印江改造“低产地”栽种“摇钱树”》)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