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江西宜春)、临江军( 江西清江)、歙州(安徽歙县)、潭州(湖南长沙)、江陵(湖北江陵)、 岳州(湖南岳阳)、辰州(湖南沅陵)、澧州(湖南津市)、光州(河南横川)、鼎州(湖南常德)以及两浙和建安(福建建瓯)等地。 出产散茶的地区,主要有淮南、荆湖、归州(湖北秭归)和江南一带。到元代,散茶明显超过团饼茶,成为主要的生产茶类,元代中期的《王祯农书》中,记载当时的
茶叶有"茗茶"、"末茶"和"腊茶"三种。"茗茶"就是有的史籍中所说的芽茶或叶茶;"末茶"是把散茶碾成碎末的产品, 而"腊茶"则是腊面茶的简称,就是团饼茶。 "腊茶"在元代"惟充贡茶,民间罕之"。所以说,在元朝,至少在元朝中期以前,由《王祯农书》记述的实际情况来看,除贡茶仍采用紧压茶之外,我国大多数地区和大多数民族中,一般只采制和饮用叶茶或末茶。到了元末明初,"民间止用江西末茶,各处叶茶"( 叶子奇《草木子》)。宋元时期的茶类中,团饼代表着一种传统工艺的产品,而散茶则是一种新兴的产品。散茶的技术在民间也发展得很快,它与团饼茶的工艺技术,其实是并行而存在,并行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