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探秘福建南平的“叫茶
下一主题:竹筒茶与酒
大凡茶文化发达的地方,产茶是无疑的。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的婺源,历史上曾称为‘吴头楚尾’,就是块出名茶的灵秀之地。婺源产茶.唐代陆羽《茶经》中便见记载。宋时,婺源的谢源茶已被誉为全国六大绝品茶之一。明末清初,其四大名家——溪头梨园茶、砚山桂花树底茶、大畈灵山茶和济溪上坦源茶均为贡品,一时名重天下。 茶在唐已成“举国之饮”,茶道也随之大兴,婺源当不例外。史载:南唐宣歙兵马观察使查文徵,弃官后曾隐居于婺源蚺城(今县城)西郊。此地林壑幽美,更有一泉清彻甘冽。查常与县令廖平临泉烹茗论道,后人遂称此来为“廖公泉”。 南宋以来,特别是明代,婺源因是朱熹故里,儒学盛行,文风鼎盛,茶礼、茶俗就蔚然成风,在文人的推动下,茶道也不断发展丰富,溶进了更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由于主体、地域文化条件的不同,茶道在实际生活中也是多层次的。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审美意识。婺源茶道中的“农家茶’、“富室茶”和“文士茶”,正是从民间整理而成的,反映出不同层次的文化形态。比如,在婺源乡村,不仅家家会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