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南宋--金 (绞胎碗
下一主题:金银丝结条茶笼子(唐
(五代 高14cm)
唐、五代时期,白瓷产地主要集中在北方,有“北白”之称。主要有邢窑、巩县窑、曲阳窑,其中以邢窑最为著名。邢瓷最早在北朝后期已有烧造,隋代进一步发展,到了唐代,邢瓷达到了高峰,但从唐末开始走向衰落。
邢瓷在唐肛时,生产和使用都相当普遍,唐李肇的《国史补》记载说:“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作为茶具,陆羽认为邢窑稍逊于越窑,称“邢磁类银,越磁类玉,邢不如越一也。邢磁类雪,越磁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磁白而茶色丹,越磁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这只是两在名窑之间隔伯促评说而已。邢瓷作为地主特产向朝廷进贡,同时也较为大众化,不分贵贱,其产品主要是生活用具,有碗、盘、钵、杯,盆、罐、瓶、壶、盒等器型,不少器物的一个特征是在底部有“盈”字款。
碗是唐代白瓷中最流行,出现最早的器型,并且常给人丰润厚重的感觉。随着饮茶之风的盛行,白瓷茶碗最为常见。器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