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小桥镇霞抱村茶农的“建茶”追梦路
发布时间 2013-10-30 浏览 23763 次
没了”……

新中国成立后,建茶枯木逢春。而今,年产万吨的建茶直销海内外。但身为历代茶农的后代——拥有大片茶山且苦心耕种几十年的我,心里总在纳闷,总觉得现代生产制作的茶叶与先祖名扬四海的杰作对不上号。即便是自己小时候跟父辈制的茶也比现在的强得多呀!这是为什么?我反复思索、求索、摸索,翻阅了许多有关种茶、制茶、品茶的书籍,答案——都是高科技惹的祸!此非危言耸听,回眸50年前,茶山周边或其间尽是参天大树,茶叶没施肥没虫咬,纯天然的自生自长且成本低、品质高。而今,生态环境变糟了,那茶青的内质岂能与昔相比?而制作工艺方面,也由烧煤烧电的大规模机械化厂的快捷取代了以前烧木炭的手工小作坊的“温火慢炖”。

破旧立新搞整改

找到病根后,我先后对茶山进行了综合整改手术。

“整容”。将原有茶树隔行砍杀,变密为疏,并分别在山顶、山腰、山脚种树,使茶山形成一个“头戴帽、腰系裙、脚穿鞋”的防旱、防涝、防暴晒、防污染的生态环保体系。

“换血”。买下当地几个羊厂的羊粪、引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