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四川筹备成立有机茶联
下一主题:中国名优绿茶评奖 三
春茶刚上市,很多浙江、安徽、福建的茶商又来到贵州收购茶青(成品茶的原料)了,这些茶青深加工后将成为各地“名茶”,而处于产业链低端的贵州茶农,只能收获微薄的利润。尽管去年贵州茶叶种植面积超过600万亩,跃居全国首位,但贵州茶产业依然相对落后。经过多年发展,贵州这个“茶叶大省”离“茶业大省”还有多远?
好茶缘何名声不响
近日,记者来到北方最大的茶叶集散地——北京马连道。这里云集了全国各地的名优茶叶,但却难觅贵州茶叶的踪影。少数几家经营“都匀毛尖”等品种的茶商,也都不是专营。经销商坦言,由于贵州茶叶名声不响,销售平平,2013年中国茶叶品牌价值评估中,作为贵州茶叶龙头的都匀毛尖竟不及西湖龙井的1/4,这让贵州茶很“受伤”。
贵州茶名气不大,不是因为品质不好,而是由于营销不力。贵州高原种茶具有“海拔高、纬度低、多云雾、污染少”等独特优势,都匀毛尖曾受到毛泽东主席称赞并亲自命名,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而抗日战争期间西迁贵州湄潭的浙江大学农学院也给这里留下了中国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