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北京回龙观市场:蔬菜
下一主题:化肥价跌量减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机构的指导下,中国农业生产上开始尝试使用补施钾肥来达到增产的目的。而中国钾肥生产受资源和技术限制,基础条件差、起步晚,进口钾肥成了中国“补钾”的物质条件。全球钾肥贸易量中,氯化钾占纯对量,硫酸钾和硝酸铵作少量补充,四十多年来中国已经累计氯化钾超过1.3亿吨。
2004年之前,中国进口钾肥年均到岸价约在110-120美元/吨。中国农产品产量不断提高,收获农产品带走的钾营养元素必须通过施用钾肥的方式补充,这为中国钾肥消费量的增长创造了技术条件。但另外一个方面不容忽视,那就是经济性,也就是施用钾肥的边际效应。110-120美元/吨的钾肥,有效养分氧化钾含量超过60%,单个养分价格低于同期的氮肥和磷肥。而中国的钾肥的施用,大多数还是以复合肥或掺混肥的形式;在农业生产需要这么多钾的前提下,中国的复合肥(掺混肥)制造商更乐于多配钾肥,总养分不变的情况下,既有效又降低了成本。即便2004年至2007年度,中国氯化钾进口到岸价由161美元/吨上涨至243美元/吨,与同期的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