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茶叶的起源,江苏茶叶的茶史
发布时间 2014-06-12 浏览 24984 次
),宜兴仅存茶园496.6亩。光绪三十四年(1908),由两江总督支持在南京建立了被视为中国茶叶科研发端的江南商务局植茶公所;宣统年间,在南京由政府举办了茶叶讲习所;有识之士李逢庆、宋盈之等先后办起了阳羡垦牧树艺公司、茅麓树艺公司,建立了经初步设计的有一定规格的茶园。宣统二年(1910)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上苏州的碧螺春茶荣获金奖。宜兴戴长卿制作的雨前雀舌在巴拿马赛会上荣获金奖。

民国时期江苏茶叶生产继续萎缩,产区仅存宜兴、吴县、金坛。民国八年(1919)产茶最多的宜兴年产量仅135吨。至1949年全省仅存1.5万亩衰老间作茶园,年产茶叶255吨,且以粗老红茶为主。

建国后江苏茶叶生产大致经历四个发展阶段:

1949—1957年为恢复和发展起步阶段。1952年以前,主要是对宜兴、吴县、金坛老茶区荒芜茶园进行复垦。1952年后,江苏省农林厅设立了茶叶指导所,建立了第一座集科研和生产于一体的江苏省宜兴茶叶实验场,并同时兴建了一批大中型国有茶场。推行了合理规划,条播密植技术;幼龄茶的定型修剪技术;采春茶、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