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流传的一句潮汕茶谚
发布时间 2014-06-27 浏览 23271 次
垢的。)近年读茶书,多见有茶具须保持洁净之说。录例于下――清雍正曾任崇安县(今武夷市)陆廷灿,在其《续茶经》之五“茶之煮”巾说:“茶注、茶铫、茶瓯,最宜荡涤。饮事甫毕,余沥残叶必尽去之。如或少存,夺香败味。每日晨兴,必以沸汤涤过,用极熟麻布向内拭干,以竹编架覆而庋之燥处,烹时取用,味若龙泓,清醒隽永甚。余尝一一试之,求其茶泉双绝,……。”

据医学研究显示:这种粘附在茶具里的茶锈垢中含有镐、砷、铅、铁、锰等多种金属物质,这些物质会随着茶水与胃肠道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酸等的结合而沉淀,阻碍营养素的吸收,日积月累还会使肝脏、肾脏等脏器功能受损害而影响身体健康。因此洗茶锈垢是讲卫生、保健康的需要,并非“假力”。

日前街上有些摆卖紫砂壶的小贩,还在向顾客夸耀他的壶里面有茶垢,他们为迎合某些潮汕人的这一顽习,只是将一些未成膏状的茶渣糊在壶里面,并非自然粘附。其实,要使其自然粘附也很容易,在此就不必说了。

1  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