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别具风味的藏族甜茶
下一主题:浙江长兴的民间茶风茶
布朗族是我国西南历史悠久的一个古老的土着民族,它是古代“濮人”的后袭,是最早种茶的民族之一,他们把野茶“得责”经人工栽培后的茶叫做“腊”为后来的傣族,基诺族、哈尼族的爱尼人、卡多人所借用,均称茶为“腊”。布朗族在今思茅市和西双版纳州均有居住,布朗族饮茶的方式有:吃“得责”生茶,吃酸茶;吃烤茶、煮青竹茶。
酸茶:是布朗族自食、招待贵客或作礼物的一种腌茶。制酸茶的时期在每年五、六月份,将鲜茶叶蒸熟,放在阴凉处晾干水气后,装入竹筒中压紧封好,埋入土中,几个月乃至几年以后,遇到喜庆之事或有客人来访时,将竹筒挖出,取出茶叶拌上辣椒、撒上盐巴来款待客人,可以直接嚼食,茶叶酸涩、清香,喉舌清凉回甜,帮助消化和解渴。
烤茶:布朗族人把茶摘回来,用锅炒、手揉、晒干以后,把茶放入小茶罐中,在柴火上烤香,然后放水熬成茶汤来喝,喝了眼睛明亮,头脑清醒,不疼痛,布朗族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上山不带饭可以,不带茶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