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杂议论茶
发布时间 2014-10-21 浏览 23961 次
沤浸的,古时是煮茶,明清后是泡茶,不管是煮或泡都得用火。“有水有茶,不可无火。非无火也,有所宜也。”(明代田艺衡《煮泉小品》)所谓“有所宜”就是要讲究火候,宋代蔡襄《茶录》认为,“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过熟汤也。况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汤最难。”现代泡茶也有类似的问题,火候掌握不好,汤的温度过与不及,都会影响茶的色香味。所以,古人烧火有一套严格要求,“火必以坚木炭为上。然木性未尽,尚有余烟,烟气入汤,汤必无用。故先烧令红,去其烟焰,兼其性力猛炽,水乃易沸。既红之后,方授水器,乃急扇之。愈速愈妙,毋令手停。”(明代许次纾《茶疏》)现代虽然对水的热度也有一定的把持,但是由于条件、燃料和器皿的不同,操作起来一般无法那样的讲究。

环境的设置和选择,是茶道另一个被看重的问题。要使品茶达到愉悦性情的目的,必须有个适宜的环境。环境只有宁静洁净、无异味污染、难驰心旁骛,才能做到神思淡定如禅得道。总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