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的茶文化历史
发布时间 2014-10-31 浏览 23152 次
’赞普曰:‘我此亦有。’遂命出之,以指曰:‘此寿州者,此舒州者,此顾诸者,此蕲门者,此昌明者,此湖者’。”⑶其中,寿州、舒州在皖,顾诸在浙,蕲门在鄂,昌明在蜀,※※湖在湘。赞普虽拥有中原最名贵的茶、但都不晓其烹饮之法,可见当时在吐蕃社会中饮茶之习尚不普遍。关于这点,我们还可在敦煌、新疆出土的吐蕃时期的文献资料中得到佐证:在大量写卷、木简中,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资是青稞、小麦、米、酒、牛、羊、皮张等,唯独不见有关茶的记载。由此我们也可以推知,至少9世纪初以前,吐蕃人还没有形成饮茶的社会生活习惯。茶这时虽已输入吐蕃,但还属珍稀物品。

历史证明:一种社会生活习惯和一种民族习俗的形成,总是离不开其所处环境的物质条件以及人们对这种习惯、习俗的共同需要,对于维系人生存的饮食而言,尤其如此。吐蕃不产茶,要靠内地供应,在没有形成可靠的、经常的贸易渠道之前,藏区的茶不可能得到可靠的供给;在社会上自然不可能形成饮茶的风气和习惯。综观唐蕃关系史,在初唐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