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云南百抖茶
下一主题:他将古树红茶带到榕城
在禅宗眼里,任何事物都与道相通。“一切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永嘉大师宗集证集歌》)“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景德传灯录》卷六)
这里,最关键的是一个“悟”字,如一味追求俗世行为,就会“蒙蔽其真识,不可求药,终不悟也。”就正如求佛保佑的人,也是以一定的功利为目的,从而经常会成为悟的束缚。禅宗强调自悟自性,也就是对本性真心的自悟。
赵州和尚的“吃茶去”早已从具体实际生活上升到超脱物我的一种“悟”,从而具备了一种崭新而深刻的文化意义。如果我们仅仅依据茶的醒脑提神的药用功能,对禅宗的坐禅修持的证道法,倒有解释的用场,但对慧能以后禅宗那种“见性成佛”,不靠禅定的那种顺乎自然的境界,则很难解释得通。说到底&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