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历史地位
发布时间 2009-06-19 浏览 27009 次

普洱茶的种植历史和原生历史,源远流长。思茅地区澜沧邦崴周围发现的新石器即是三千多年前的濮人文化,邦崴过渡型古茶树即是古代濮人栽培驯化茶树 “科学实验”遗留下来的活化石。清道光《普洱府志》“六茶山遗器”载,早在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普洱府境内就已种茶,而最早在历史文献中记载普洱茶种植的人,是唐代咸通三年(公元862年)亲自到过云南南诏地的唐史樊绰,他在其著《蛮书》卷七中说:“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银生城即今思茅地区的景东县城,景东城即是唐南诏时的银生节度所在地,银生节度辖今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州。历史记载说明,早在1100多年前,属南诏“银生城界诸山”的思普区境内,已盛产茶叶。明代时普洱茶已很有名,万历年间的明代学者谢肇渊在其著《滇略》中,已提到“普茶”(即普洱茶)这个名词,该书曰:“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说明当时不论是当官的人还是一般百姓,都饮用普洱茶,而制作已经“蒸而成团”了。清人檀萃在《滇海虞衡志》中有载:“普茶名重于天下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