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以及在景谷、景东、澜沧发现的晚第三纪中新世,较宽叶木兰晚些的“中华木兰”,此报道载于《农业考古》1997年第2期何昌祥先生的论文《从木兰化石论茶树起源和原产地》。过渡型古茶树于1991年在澜沧邦威发现后,经1992-1993年考察论证,并经国际研讨会肯定,澜沧邦崴过渡型古茶树,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唯一古老的过渡型大茶树,它反映了茶树发源与早期驯化利用同源这一特征,邦崴古茶树树高11.8米,根于径1.14米,树龄已千年。《中国科学报》、《中国
茶叶》、《中国文物报》、《人民日报》、《农业考古》、台湾《壶中天地》、香港《文汇报》、泰国《新中原报》、菲律宾《世界日报》、日本《
茶道杂志》、印度《阿萨姆评论》、美国《纳西通讯》等报刊均先后对澜沧邦崴古茶树作过报道,影响之广,可见一斑。
生长在哀牢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镇阮千家寨野生古茶树,1996年11月经国家、省、地的10人专家组考察论证,1号古茶树,树高25.6米,茎部干径1.2米,树龄2700年;2号古茶树,树高19.5米,茎部干径1.02米,树龄2500年,是到目前为止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