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白茶的历史研究 
发布时间 2009-06-20 浏览 26177 次
味道相当清爽,而且久置不馊,类似寿眉。遗憾的是,正如古白茶罕见于典籍一样,太姥山的古白茶也一直沉默不语。好在外人朝山偶尔也得到过太姥山古白茶的款待,有心人就顺手记录了下来。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太姥山出白茶的最早记载是唐陆羽的《茶经》:“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陈椽教授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南三百里是福建的福鼎,系白茶原产地”。其实,这句话也不是陆羽的原创,他也是从《永嘉图经》上摘录来的,《永嘉图经》是隋唐时期的温州地方志,可惜已经失佚,但这个时期的永嘉县只在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至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间存在。陆羽的这项记载,让我们获得一个重要信息,太姥山的古白茶早在隋朝时就已被外人所知。《中国名茶志》综述部分根据其他线索,称“福鼎大白茶良种可上溯至唐咸丰年间”,一点也不为过。陆羽《茶经》在记载名茶产地时,还将福州摆在岭南道的第一位,当时的太姥山隶属福州长溪县,这里所说的福州茶有没有包括太姥山茶,很值得探讨。

  大约到了明朝,太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