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白茶的历史研究 
发布时间 2009-06-20 浏览 26176 次
也”;民国卓剑舟著《太姥山全志》时就已考证出:“绿雪芽,今呼白毫。香色俱绝,而犹以鸿雪洞产者为最。性寒凉,功同犀角,为麻疹圣药。运售国外,价与金埒”。另外,太姥山一片瓦寺(鸿雪洞旁)的僧人至今仍沿用古法制作绿雪芽(现已由丹井茶室一阙姓居士打理),每年架梯到鸿雪洞顶采摘野生茶树的芽,凉晒成茶后待客,成品如白毫银针。由此,我们不难断定,古人所说的绿雪芽茶,就是今之白毫银针的前身,为太姥山古白茶之上品。

  福鼎白茶源自太姥古白茶

  本文开篇部分,我就对白毫银针创制过程提出若干困惑,到了此时,应该给出答案了。我认为以白毫银针为代表的福鼎白茶不是被创制的,而是仿制于太姥山的古白茶,其根源是市场竞争,逼上梁山。前人为了商业秘密的需要,才特意假托此茶是仙人所授,借以隐瞒制茶工艺的历史传承,提高身价。

  太姥娘娘是福鼎本邑乃至周边地区人民心目中的神,逢年过节“上山拜太姥”是一项传统项目,福鼎茶人们也不例外。建于唐朝的太姥娘娘舍利塔周围便是鸿雪洞、一片瓦寺,相距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