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规范——突破茶产业发展瓶颈的利器
发布时间 2009-06-21 浏览 22868 次
厂商造成很大的打击。在北京、河北经营茶叶一、二十年的魏浩鹏先生,一直秉持只卖货真价实的茶的信念并付诸实施,但在去年的淡季中受到很大的影响。与发展成熟的行业不同的是,茶叶产业总体格局是规模小,技术差,设备落后。茶业企业中最大的茶叶企业产值才13亿多,没有真正的龙头企业,市场主体无法站在整个产业的高度,来审视和预测企业自身和行业的发展,也无力投入大笔资金进行科研开发,实施品牌战略,制定长远规划;同时,各自为政的小企业只能搞粗放式经营,在低层次、低水平上进行重复竞争,相互厮杀,以至有些年出现全行业的亏损。有了公平的环境,市场经济的作用才能充分得以发挥。

在一些茶叶集散地,由于没有市场准入,很多来自产地的茶农或者能找到货源的人带来大量没经检测的毛茶,因为没有什么管理运营成本,又打着自产自销的噱头,低价倾销,在他们看来就算在消费市场低价卖远比在产地卖合适。更有甚者,不知道行情而且没有作长远打算的茶农一旦卖不动,只能迅速甩卖以便早日返乡。这就出现了个别市场茶叶几元一斤比鲜叶都

1  2  3  4  5  6  7  8  9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