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手炒茶:后继乏人
发布时间 2009-06-21 浏览 23228 次

又至春茶开采时节。漫山遍野的茶园迎来一批批品茶客。

数日前,在无锡新区工作的两位韩国客商,专程来到本地名茶太湖翠竹的主产地——锡山区锡北镇斗山,要求购买当地茶农手工炒制的明前茶,而且开出的价格比机制茶高出许多。遗憾的是,当地茶场已经没有手工炒茶的传统,最后几经周折,才重新搭起锅灶,邀请老茶工炒制“出炉”。

  在拥有数千亩茶园的茶乡,为何难觅被外商称为“土茶”的手炒茶?当地茶农道出其中的原委:随着近些年来茶园面积不断扩大,茶叶已普遍采用机器炒制,纯粹的手工炒制成为“陈年旧事”了。

  十年前,斗山地区茶园仅600亩左右。当时,由于受原料产量限制,当地几家茶场大多采用手工炒制为主。手工炒茶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工艺又十分复杂。茶青采摘回来后,先要用竹匾摊放半天以上。炒制又要经过青锅、回潮和辉锅三个步骤。手工炒茶,妙在手不离茶,茶不离锅,必须使用抖、搭、捺、拓、甩、扣、挺、抓、压、磨等“十八般武艺”,一双手在三四百摄氏度的茶锅里练习“铁砂掌”,要苦练几年甚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