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手炒茶:后继乏人
发布时间 2009-06-21 浏览 23230 次
至十多年功夫,才能掌握各道工序的诀窍,炒出色香味俱佳的上品好茶。当时炒茶工此般的高超技艺,全是老一辈炒茶工传承下来的。

  正是依靠这种“硬功”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太湖翠竹才一炮打响,先后十多次获得全国和省级评比的金奖或大奖,如愿以偿地跻身中国名茶行列。据了解,手工炒制的太湖翠竹,上市含金量更高,一般单价高出同类茶叶四五成甚至一倍以上。

  随着太湖翠竹声名鹊起,斗山地区茶园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当地13家茶场已栽种茶树2800多亩,茶叶产量也成倍提升。“与机器炒制相比,传统的‘土茶’保留了太湖翠竹的原汁原味,在‘色、香、味、形’上似乎更胜一筹。”太湖翠竹主要研制者之一、无锡斗山茶叶科研所所长严荣华说。但是机炒茶一天至少能炒出二三十斤,而手工茶每个工人一天最多只能炒制出三四斤。因此,相对于复杂繁重但产量又低的手工炒制方法,采用机器炒制能够“大干快上”。于是,当地许多茶场纷纷撤下了锅灶,步入机声隆隆的时代。

  “茶叶采用机器炒制并非不好,问题是手工炒制的技艺不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