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手炒茶:后继乏人
发布时间 2009-06-21 浏览 23231 次
能失传。尤其是‘明前’的太湖翠竹,采用手工炒制更能突出‘精品’价值。”十多年前曾在省、市手炒茶比赛中多次获奖的省劳模廉丽芳坦言。这几年,斗山众多茶场曾组织过几次炒茶培训,以及相关的技艺比赛,但响应者颇寡。“年轻人怕苦,不愿学;再者,大家认为机器炒制省时省力,质量也不错。”现实不得不让人担忧,当地的炒茶工基本上为中老年人, 30岁以下的年轻人真是凤毛麟角。

  如何有效处理好扩大产量与继承传统之间的矛盾,更好地传承和擦亮太湖翠竹这块“金字招牌”?所幸的是,眼下斗山地区正以启动建设“茶文化”为特色的农业示范景区为契机,实施“名人”带“传人”工程,解决手工炒茶后继乏人的现象。当地茶农协会表示,将邀请茶界专家和高级炒茶师做辅导,让更多年轻人学习炒茶技艺;同时,对太湖翠竹的手工炒制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通过评选炒茶行业高级技师、组织现场炒制表演等,带动手工炒制方法的推广,为市场提供更多“原汁原味”的太湖翠竹。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