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阿里山高山茶上了茶叶
下一主题:安溪颜文山以实例证实
比如说,安溪的感德、祥华、西坪,是这几年被茶市热捧的安溪铁观音主产区。有趣的是,这3个主产区的茶商就比较少,顶多就是出一批茶叶批发户,而较少有大批的茶商出现。这3个乡镇的茶农第二代,也基本安于在家当茶农,较少有嚷着要到城市开茶店的后生们。
原因很明显,他们好好种茶,一年一个家庭收入几十万元,是并不困难的事情。钱把人留住,也没有明显的家庭成员长幼之间或茶农或茶商的分工,他们甚至连开茶厂注册个商标,也嫌多余。
这些主产茶叶区的对外经销,被分工到非主产区的乡镇去,也就是说主产区的茶叶,是被非主产区的茶商买下,而后再批销或零售到全国去。这些茶商队伍最大的乡镇,主要是虎邱、金谷、长坑等。
地区分工使安溪涉茶人口数,无形中增加了许多,这种专业分工虽谈不上组织化系统化,但从这几年的实践看,也还是作用不小的。
但是同茶农第二代热衷做茶商,以致产生茶园劳动力老龄化现象一样,地区分工对茶园管理的弱化作用,也是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