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湖北:利川首家茶叶专
下一主题:浙江松阳着力发展茶产
苦练技术成高手 学人“制干”尝了甜头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新昌吹响茶叶“圆”改“扁”号角。由于龙井茶的经济效益比珠茶生产提高五六倍,发展龙井茶的决策得到了广大茶农的响应,俞正友正是其中的一位。1990年,回山镇雅里村开始生产龙井茶,俞正友立即赶往那里参加培训,学到了龙井茶炒制技术。此后,只要附近有炒制技术培训,俞正友都积极参加;哪个地方有人炒茶出了名,他也要前去讨教一番。“茶叶炒得好坏价格相差太大了,不苦练技术赚不到钱啊!”俞正友如是说。慢慢地,老俞也成了炒茶高手。
由于茶叶炒制技术的差异,同样的青叶,不同的人炒制出来的干茶,价格有较大的差异。回山、双彩的部分炒茶高手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做起了收购青叶炒成干茶销售的生意。1999年,俞正友也学着做这样的事情,第一次他以每斤50元的价格收购了6斤乌牛早的青叶,正好炒制成一斤半干茶,卖了360元,获得了60元的“手脚费”,不过这“手脚费”对于一个农民来说可是相当可观了。老俞说:“毛两个小时60元,到哪里去挣啊。”俞正友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