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茶道文化发源不在日本
下一主题:欧阳修的饮茶癖好
茶为“开门七件事”之一,据清人考证,其语源出于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酒醋酱茶。”元人杂剧中使用时,以七个字为便,就减去其一,但去“酒”而不省“茶”字,可见它虽居末位仍被认为胜于酒的“饮料”。
读顾炎武《日知录》,忽见禁茶的记载,不免大惊失色。茶的禁令去今已远,对我们丝毫不存在约束力,这当然是明白的;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要禁?历代禁酒之令屡见,一般是因为天灾或兵祸,粮食缺乏,特别是北魏文成帝太安四年(公元458年)以连年丰收,酗酒者多,遂设禁,不准酿、饮;那么禁茶又是为何呢?
读下去,看到《日知录》所引以据的是《金史》,禁茶有两次,一次在金章宗泰和五年(公元1205年),一次是金宣宗元光二年(公元1223年)。第一次因尚书省奏,“茶,饮食之余,非必用之物,比岁上下竞啜,农民尤甚,市井茶肆相属,商旅多以丝绢易茶,岁费不下百万,是以有用之物易无用之物也。”原来是因为金的地区不产茶,进口茶叶所费甚大,所以要禁;但章宗下令禁茶,只禁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