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晋南北朝茶叶生产的发
下一主题:从唐朝的品茗看茶道
茶之为贡见诸最早的记载便是晋人常璩《华阳国志》。说的是武王克殷之后,将其宗族的人封于巴,并封为子爵。而这些“大树底下好乘凉”的王亲贵戚,片刻不会忘记得到的好处,因此,搜罗当地的特产,象什么桑荞麻苎、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灵龟巨犀、山鸡白雉、黄润鲜粉等等,“皆纳贡之”。
由此可见,最早的贡品中已有“贡茶”。
蒙顶茶从唐代开始入贡,经宋、元、明、清历代,有盛有衰,但作为贡品,一直持续到清末,绵延了一千多年历史。
关于蒙山茶及蒙顶贡茶,相对集中的记载还是见于唐宪宗元和(806年)以后几十年的各种典籍中,有正史,也有笔记体或志书。
成书于公元813年的《元和郡县志》中说:“蒙山在县南十里,今每岁贡茶,为蜀之最”。
杨烨所著《膳夫经手录》,写于唐宣宗大中十年(公元856年)。《膳夫经手录》对蒙顶茶的兴起和发展还叙述道:“元和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顶,是以蒙顶先后之人,竟栽茶以规厚利。不数十年间,遂斯安草市,岁出千万斤。”说明了唐代蒙顶茶的名誉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