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袍玉带石产于贵州省佛教圣地梵净山。以稳沉的紫色为主,绿色相间,同时伴有橘红,中有白玉纹理,故美其名曰紫袍玉。以其美丽的色带,细而柔闰的质地,列入中国的名石系列,与鸡血石.寿山石.青田石等齐名。
用紫袍玉带石所雕琢的工艺品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早在明清就作为贡品敬献皇帝,其紫色中所夹黄色玉带极具帝王之气,紫色代表吉祥,白玉代表如意,故紫袍玉带石也称吉祥如意石,所谓紫气东来祥瑞之兆。
紫袍玉带石层次分明,手感细腻柔润,色泽自然和谐,密度高,无石纹,无风化杂质,耐酸碱,硬度适中,雕刻性能好,形态多样,其独有的色泽与质地,与我国茶文化氛围和环境水乳交融、和谐一致。
【成矿历史】
具有10 ----14亿年,历史悠久。
【矿物成分】
以绢云母、氧化铁为主,并含有绿泥石、锐钛矿、金红石、电气石;一种由多层绿玉石和紫红色石间镶而形成的多层彩色宝石,平行延伸,分布均匀,似条条玉带,其表层的精美图案,形如紫袍。
【开采成本】
厚度在7cm—9cm,平均厚度为7.2cm;储量D级201.4m3,E级2098.1m3。玉带石走向数公里,上下是碳石、花岗岩依附夹层,平均厚度为8~15cm,开采难度大、工程量大,产出较少,采集1吨可用石材需要挖出约60吨山石,而且每一块石料都是村民人挑马驮,经过长达六小时山路的跋涉才能走到公路边。紫袍玉带石开采量只有几千立方米,资源不可再生,必须计划使用,是国家保护的玉石珍品。
【收藏价值】
1)早在明清就作为贡品敬献皇帝,其紫色中所夹黄色玉带极具帝王之气,同时具有天然油脂和独特光泽,是古今不可多得的优质玉石原料。紫袍玉带石至今为止探明仅产于梵净山,所以紫袍玉带石也开始升值
2)紫袍玉带石:一层紫红,高贵典雅,一层淡绿,剔透赏心,为独特的上乘石材,既是武陵山脉之特有,又得佛教名山之禅韵,紫袍玉带石源于佛教圣地,有灵气,藏之能避邪驱恶,永保平安。因而甚得各个阶层收藏人士的钟爱。
3)利用紫袍玉带石自然形成的层次和各种千姿百态的图纹,采用独特的手工传统雕刻工艺,雕刻的人物、山水、盆景、茶具、酒具文房四宝等高档工艺品,旅游纪念品,无一重复,有极高的观赏、实用和收藏价值,也是馈赠亲友的珍贵礼品。如今北京博物馆珍藏有清代贵州紫袍玉带工艺品,人民大会堂陈列着印江紫袍玉带七层宝塔。
4)紫袍玉带石作品主要为山水人物雕刻.画屏摆件.茶具.砚台等工艺品,还可实行个性化制作,尤其是此石蕴含三十余种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用其制作茶具泡茶,茶味醇厚悠长,具有独特的保健作用,为中国的茶文化又增添了新的色彩。
【工艺品的历史渊源】
紫袍玉带石雕工艺的历史渊源无文字记载,关于它的传说有两种:一是明代朱氏皇族后代因避祸乱隐于梵净山中,偶然发现此石与自身衣袍颜色一样,中间还夹有浅绿色玉带,取而观之,爱不释手,遂令工匠做成饰物,每日观赏,十分欢喜,逐将其命为“紫袍玉带石”。另一说法是;明万历28年,明帅刘綖率十万大军平定播州杨应龙叛乱,获胜凯旋。路过印江时,见用该石所作的文房四宝及各种小饰物,甚是喜爱。(刘綖素有军中儒将之称,曾在凤冈县留有“天河洗甲”摩崖石刻。后战死于“松辽战役”)逐将这些石雕带回南京,并以暗示其平播凯旋,官运亨通的“紫袍玉带”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