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小谈普洱市场走向
下一主题:痴 绝
哈哈,恭喜半闲叔又捡了个大侄女....
匆怪匆怪,半闲叔,这不,又来赏您文章来了么!
获益良多。前几天听了几集黄帝内经,其中提到木火土金水,其相对应的是春夏长夏秋冬,一直没弄明白长夏是啥意,现看到半闲叔的说法,倒明白些了。您其中提到“尽运化水湿之职不力”,那这段时间有风湿病痛的人会不会 ... 也难怪,“长夏”一说,就像说“天圆地方”一样,背负了“伪科学”的骂名。在一些出版物上往往被删节。
运化水湿之职主要由脾所司。此外还要有肺(通调水道)和肾(司二便之开阖)积极参与。就眼下而言,主要与脾胃、肌肉、意识等关系更为密切一些。但若此时中土不固,将影响到秋收冬藏等气机运化,大意不得(执中央而灌四旁也)。
一般而言,风湿病痛,或因病涉不同的系统表现出不同的病机。当值今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之气运,多有不利,应当小心防范。估计,从白露至冬至,或会加重。转机在白露至霜降。巧借阳明燥金之气,祛除湿邪,勿令湿邪与寒邪合伍,可令风邪势孤也。再于立冬至小寒,养血行血(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有望来春近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