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K | 只看他(她)
2006-06-10 02:06:00 引用

暂且称您为壶壶师父吧:)

我对壶的喜爱超过了对茶的热衷,自觉有晦,本末倒置亦不当说了

说实话,从一开始就接受了您所谓的“污衣派”教育,所以一直以来只以为:茶壶内壁由茶而生,外壁由汤而凝,孰不知还有他法。

姑且先列错举一二,愿得金玉鼎言:先是,温壶入茶引水;接着,保持壶内茶水高温,同时茶水浇筑外壁,里外皆汤皆沸;然后,冲泡至无味,滤出茶水,沸水冲浇壶表,待蒸发无挂珠后,用干布擦拭周全;最后,净壶内清茶渣,里外再沸水冲浇一道;揭盖阴壶,待来日晚归时续饮。

如此这番是否可壶内外皆修,亦不堵塞砂孔。还是完全由内渗外彰显壶韵来得浑然睿体。

后生彷无谓,公阅倾壶斋,拜哉

#2 若水茶斋 | 只看他(她)
2006-06-10 03:06:00 引用
以下是引用小K在2006-6-10 10:52:00的发言:

温壶入茶引水;接着,保持壶内茶水高温,同时茶水浇筑外壁,里外皆汤皆沸;然后,冲泡至无味,滤出茶水,沸水冲浇壶表,待蒸发无挂珠后,用干布擦拭周全;最后,净壶内清茶渣,里外再沸水冲浇一道;揭盖阴壶,待来日晚归时续饮。


小K己深得养壶惜壶之道也.

#3 小K | 只看他(她)
2006-06-11 10:06:00 引用

尽解皮毛,不足茶友道哉 ^^

兰师傅说我根本不懂壶韵,呵呵~ 所以也予我所言甚少,空有赤壶之心

待壶壶师傅出现时讲解!

#4 燕双飞 | 只看他(她)
2006-06-13 17:06:00 引用
故,紫砂文化,是少有能以简胜繁,以素胜精,以拙胜巧,以少胜多的特别例子。贯通了古代知识分子的中心思想。
#5 云衣山人 | 只看他(她)
2006-06-14 15:06:00 引用

养壶,养得一种岁月蹉跎,心境积淀,其实就是养心。

因此要厚道,要质朴,要神韵。

所谓洗、淋、浇、拭等等这种过程不该过多冗杂!!!

小家之言,多请海涵。

#6 云萱 | 只看他(她)
2006-06-14 15:06:00 引用
以下是引用云衣山人在2006-6-14 23:24:00的发言:

养壶,养得一种岁月蹉跎,心境积淀,其实就是养心。


因此要厚道,要质朴,要神韵。


所谓洗、淋、浇、拭等等这种过程不该过多冗杂!!!


小家之言,多请海涵。


云衣山人高见!.保持平常心,顺其自然为道.-----万法随心,养壶即养心也.

#7 开心就好 | 只看他(她)
2006-06-14 15:06:00 引用

养壶,养得一种岁月蹉跎,心境积淀,其实就是养心。

开心养壶,养壶开心!

#8 老迷糊 | 只看他(她)
2006-06-17 01:06:00 引用
受教了。学习中~~~~
#9 云衣山人 | 只看他(她)
2006-06-19 16:06:00 引用

感谢二老(老茶壶、老迷糊)的头帖儿,其实这话还没说透。

偶滴壶里很少留茶,用罢就洗,洗罢揭盖儿扣放在茶盘上。

偶发现很多用壶的,只冲不洗,壶从不离开茶盘。这作用怕多是在色泽上,所谓包浆问题难说。

偶的看法,洗很重要,流动水,边冲边抚挲,一般三月左右就体现成就开始~~~

#10 心香一瓣 | 只看他(她)
2006-06-19 16:06:00 引用
以下是引用云衣山人在2006-6-20 0:10:00的发言:


偶滴壶里很少留茶,用罢就洗,洗罢揭盖儿扣放在茶盘上。



因为怕上色,我一般也是这样操作的,养壶还是要用心,就象教育孩子,方法也很重要。

1 2
1/2 下一页
m.368tea.co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