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楼主 平凡小居 | 只看他(她)
2009-09-10 12:09:38 引用

  茶香之美


   古人说,好茶妙在其味,最重其。唐宋之时,古人制茶为了增加香味,大都喜好在茶叶中掺入香料。《大观茶论》中也有茶有真香,非龙麝可拟。但古人更重视的还是茶的自然香味,也就是真香茶叶又称作香茗,天赋的各种芳香物集中于叶中,就成了香气;经现代科学分析,茶叶中已发现的香气成分有二三百种,不同的香型是香气物质的组成所不同而已。若是按茶叶的香气型可分为毫香型、嫩香型、花香型、果香型、清香型、等等;倘是将茶叶冲泡后就会有淡香、奇香、异香、天香、醇香、芳香、馨香等等……可以说是妙不可言。


  茶的产地不一样,加工制作不一样,所禀香气也不一样,所以品辨茶香,不仅仅是一件极具美感的清事,也是一件极具快感的雅事。当然,也是须鉴、须品、须充分发挥审美联想后才能感知其香、其美。这种茶味之香,香得嫩、香得甜、香得纯、香得润、香得真……如果不是用心去品尝、联想,何以能找到这种香气美感;倘若以此感觉品茶,其茶香之美无疑可增十倍百倍矣。明人袁宏道对茶的香气也作出了精妙的品辨鉴赏,他认为茶中有草气、豆气、花气和金石气;而草气逊于豆气,豆气逊于花气,花气逊于金石气。草、豆、花诸香气尚可以嗅觉品辨而得,而金石气是无气”,只能是纯以风格美感来代替嗅觉。着重茶香之格调而轻茶香之气味,真可谓是品茶香而入神了。


  茶是幽静,茶须细品;而香只有淡,才能引导品茶者进入玄悟冥想之幽静。温庭筠《西岭道士茶歌》中说: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疏香也,淡香也。疏香才能留齿间而有余味,品茶之体默运灵心品此余留香味,于是也觉鹤心悠然而远,淡然而微,幽然而玄,渐渐通于香冥清虚之仙境。


  古人将茶分为真香兰香清香等,然茶还有一种独具魅力的冷香;这种茶的冷香,是几乎难以形容的。这种奇特的香,可以是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暗香;也可以是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的冷香,翠叶吹凉,玉容消酒;还可以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恒久之香,一寸就有千缕……尽管茶抑或茶香中的学问无穷,奥秒无穷;但是,那香在其苦的红茶也好,香在其涩的绿茶也罢,其香必是先有王者之香,香浓而淳,如君临苍生,大气磅礴;而后又有隐者之香,香幽而蕴,如幽谷之兰,清洌沁人……


  春自山中采,香宜炉里煎。当和煦的春风拂面,山峦的茶园翠绿时,让我们或坐于松竹之间清谈允日,或迎对皓月清风赋诗鸣琴;在空廓、宁静、清雅的世界里细品茶香吧。杯中泛起的浅碧、流淌出的陶醉似把人带到翠微深处、云际山刹的诗化境界中时,我们就会感受到茶之中和、茶之幽远、茶之灵慧、茶之清韵、茶之香美……


 

#2 常在心 | 只看他(她)
2009-09-10 13:09:44 引用
茶香妙不可言
#3 楼主 平凡小居 | 只看他(她)
2009-09-10 15:09:47 引用

原帖由 常在心 于 2009-9-10 21:05 发表 茶香妙不可言


 


呵呵,昨晚雅茗居蹭的茶还香留齿间呢~~

#4 夏寂 | 只看他(她)
2009-09-11 02:09:07 引用
如幽谷之兰,清洌沁人
#5 秋日私语 | 只看他(她)
2009-09-11 09:09:49 引用
一缕茶香~~~~~
#6 闲人 | 只看他(她)
2009-09-17 04:09:55 引用
喜欢浓香,岩茶的香
#7 常在心 | 只看他(她)
2009-09-17 04:09:55 引用

原帖由 平凡小居 于 2009-9-10 23:09 发表   呵呵,昨晚雅茗居蹭的茶还香留齿间呢~~


 

#8 风雨丽人 | 只看他(她)
2009-09-19 03:09:35 引用
感受茶之中和、茶之幽远、茶之灵慧、茶之清韵、茶之香美……



#9 心香一瓣 | 只看他(她)
2009-09-24 14:09:42 引用
茶之香妙不可言,心之香亦妙不可言
#10 和风细雨 | 只看他(她)
2009-09-29 02:09:08 引用
感受茶香之美~~~~~
1 2
1/2 下一页
m.368tea.com
相关主题